彩 虹
澳洲专业华人俱乐部 (CPCA) 期刊
Chinese Professionals Club
Australia (Victoria Branch) 主办
-- 第二十八期 -- -- 季 刊
--
(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出版) (一九九三年创刊)
己卯年十一月
------------------------------------------------------------------
本期目录 (rb2000.04)
------------------------------------------------------------------
0. 【编辑片言】 吕 滨,周万雷
1. 【“我们”】 从做“党代表” 说起 刘贵民
杂谈
潘仁积
2. 【 简讯 】 CPCA简讯
胡维平
CPCA会员规模稳步发展
李健民
成员动态
3. 【 艺苑 】 芬格尔岩穴序曲 许由
感怀九首
山人
CPCA 2000 知识大赛侧记
李健民
CPCA中华文化日散记
吕滨
4.【 笑话 】 笑话几则
周万雷
5.【 生活 】 偶尔小病“也有福”- 现代生活一侧面浅析 吕滨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周老太
太极动态
孙守义
6.【 知识 】 笔答题
问 题
7. 【 信息 】 CPCA代表参加上海市都市人才国际化论坛 赵明
-------------------------------------------------------------------
本期编辑:吕滨
(Bin.Lu@nre.vic.gov.au),周万雷
(wanlei@deakin.edu.au)
-------------------------------------------------------------------
彩虹网址
http://www.vicnet.net.au/~cpca/rainbow.htm
-------------------------------------------------------------------
<彩虹>是由CPCA义务工作者提供的免费会员服务。请会员们积极投稿并提
出意见和建议。本刊所载的任何形式的稿件均不一定代表编辑、或CPCA的
观点。转载本刊文章须由作者同意。
-------------------------------------------------------------------
请正确使用CPCA新电子邮址:
Announce Address:cpca-announce@vicnet.net.au
Talk Address:cpca-talk@ideaspro.com.au
-------------------------------------------------------------------
【编辑片言】
这一期《彩虹》和大家见面时,很可能已是新的一年了。我们在此首先祝愿CPCA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就,并对大家在过去的一年里给我们的支持深表谢意。我们热忱期盼大家能继续送来更多更好的稿件,使我们的《彩虹》越办越好。
===================================================================
【“我们”】
从做“党代表” 说起
刘贵民
CPCA朋友们聚会聊天,有个比较奇特的现象让我久思不得其解,因此想在这里说说,探其究竟。
不管是在CPCA公园里的聚会,还是在CPCA朋友家里的聚会,大家见面没多久之后,经常是男士们在一起打牌,玩“拱猪”之类,而女士们则围坐在一起聊天。这种男士和女士活动完全分开,到后来彼此无法加入对方的活动,似乎让人感觉是“性别隔离”
了。
我有几次厚着脸皮加入女士们的聊天,做“党代表”。据说只有高大超和我有这个“胆量”坐到女士们的圈子里。施浩笑说我就是喜欢和女士们在一起,其实到后来我也觉得胆怯,需要找些男士们来壮胆,只是这样的男士不好找。
经过几次这样的情型后,我觉得这种男女按性别分开活动的现象有些奇特,和太太聊起,亦有同感。我开始思考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以上列的多条原因,只是本人猜测而已。不管怎样,一旦女士们的圈子形成,
男士们则似乎很难加入。而一个男的加入进去就显得更奇怪了。象我这样厚着脸皮参加女士们的圈子和聊天,有时还会招来女士们火药味很浓的议论,难怪我觉得该是我也撤退的时候了。
**********
杂 谈
潘仁积
近日从网上读到一条报道,说浙江省政府终于决定要重建倒塌了多年的雷锋塔,以恢复这一西湖景观。这对喜爱西湖的游客来说不啻是个令人兴奋的好消息。本人以前对江南一带的风光情有独衷。看到这条消息后,由此产生了一些随想。
不知是地理因素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在许多上海人的心目中,中国没有一个地方能比苏州,杭州更令他们向往了。很小的时侯,就经常听大人们讲“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到苏杭,死了冤枉”。这两地虽然离开上海都很近,但是从1949年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所以到苏杭去游玩的上海人也越来越少了。记得读中小学时,如同学中有谁去过苏杭,他(她)将会遭到所有人的羡慕。许是爱屋及乌吧,源自这两地的越剧,评弹倾倒了无数的老老少少上海人,多少年来经久不衰。其戏迷之多,连土生土长的沪剧,也无法望其项背。而这两地柔情似水,艳丽无比的姑娘更是迷倒了数不尽的上海奶油小生。
七五年初,高中毕业后,趁分配方案还没有下来的空档,约了好友,一起到苏州游玩。由于囊中羞涩,我们只花了八毛钱买了上海到苏州的慢车票,而晚上就睡在澡堂的躺椅上,只需三毛钱一夜。尽管如此,并没有影响我们的观光。那时人们都还在忙于阶级斗争,反击右倾翻案风,所以游客很少。我们年轻有精力又有时间,加之当时门票便宜,苏州城也不大。因此,几天功夫把个苏州都玩了个遍。天平山一线天的奇观;灵岩山的峻秀;留园,拙政园,狮子林等等园林建筑的精工巧作及部局;虎丘塔的雄伟;观前街的古朴;寒山寺的神秘;动听而软绵绵的苏州话……..这一切都给第一次出游的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对于杭州风景的美丽,用世界上所有最漂亮的词汇去描绘她,我想都不会过份。整座城市就坐落在绿水青山的环抱中。那茂密的树林,五彩的鲜花,秀丽的山岭,雄伟的古塔,寺庙的香火,宁静的乡间小路上散发出的茶香,还有美妙绝伦的西湖各景…….等等,等等,每一处都无法不使你产生置身于世外桃园的遐想。可惜,现在人口膨胀,再游杭州,人们可能很难会有这样的遐想了。虽然杭州的美景,佳肴使我流连忘返,我也不止一次去过那里,然而,这座城市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龙井茶。龙井茶是中国绿茶之王,原产于杭州一个叫龙井的小地方。其上品的价格之昂贵令人咋舌。据说,七十年初周恩来送给西哈努克的一斤龙井茶就要值一万多元!现在的价钱,可能我们想都不敢想了。八二年八月,我和静霞相恋已一年多了,却还从未结伴离开过上海出门旅游。正好那时学校放假,我们便去了杭州游玩。经过几天的奔波,我们领略了雨中西湖的真蒂,拜过了灵隐寺的佛,登上了六和塔并观望了咆哮的钱塘江,品尝了楼外楼的松鼠黄鱼,最后一天便向玉皇山进发。玉皇山并不高,充其量五百米的高度。可是,从山脚爬到山顶,走走看看,看看走走,却花了我们大约一个小时!到了山顶一看,杭州城的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更绝妙的是,山上开有一家茶馆,卖的是用虎跑泉水沏的龙井茶。可价格惊人:每杯五毛!各位读者不要觉得好笑。在三十六元万岁的年代,上海的街上,一分钱可以买两杯茶,而在城隍庙湖心亭的茶馆里,一毛钱可以泡上一壶好茶。按比例,如果我们现在月收入三千六百元,可有几人舍得花五十元去喝一杯茶呢?在炎日的夏天,又爬了这么长时间的山,如是我独自一人,熬一下,也就过去了,可那时边上还有娇小的恋人,不喝于心何忍?付了一元钱的茶费,我俩在茶馆里靠近窗口的一张桌上坐了下来。一会儿,两杯香味四益的正宗龙井茶端了过来。品上一口,那清香而又滑溜的茶水,顿时感到心旷神怡,回味无穷。我不知如何来形容这上好龙井的神奇,但有一点我十分清楚:在这之前直到十八年后写这篇文章时,我都没有喝过如此令我难忘的好茶!坐在玉皇山顶的茶馆里,和自己心上的恋人一起,品着上好的龙井,欣赏着窗外的美丽景色,这份感觉实际上花多少钱都值。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能再喝到用虎跑泉水泡制的龙井。多年没去杭州了,不知道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但愿新建后的雷锋塔别再像九江的防洪大堤,遇上暴风雨又倒了。
===================================================================
【CPCA简讯】
1、九月三十日,会员特别大会通过新的CPCA章程。
2、会员傅红英女士因患骨髓癌医治无效,于十月十四日在Alfred医院逝世。在她患病期间,许多会员前去医院探望护理。理事会成员也代表俱乐部送去大家的问候和关切。会员朋友们还组织了捐款活动。红英去世后,许多会员积极协助她的家人料理后事。所有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CPCA作为我们自己的组织对会员们联络感情增进友谊所起的积极作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在此事中的所为感到自豪和欣慰。有关傅红英女士的有关详细报道请见本期<<彩虹>>特刊。
3、CPCA已注册自己的域名cpca.org.au. 经协商,Ideas
Profesional Consulting Pty Ltd同意免费为CPCA 承载该域名。一旦转换结束,新的网页可直接在 www.cpca.org.au 上看到。除此之外,IDEAS 还为CPCA提供 cpca-talk 的电子通信服务。CPCA 对次表示感谢。
4、CPCA理事会已开始筹备下届理事会。随着会员的增加及会员来源的扩大,会员们对CPCA活动的多样化方面有了更多的要求。除了平时的建议与意见,积极参与理事会的工作可能是表达自己意见的最有效的方式。所以,我们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下届理事会成员的提名工作,推选出既有组织能力又能热心为大家服务的会员来组成新一届理事会。可以自荐,也可以推选他人(在征得其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我们特别欢迎较新的会员参与CPCA的管理工作。
(胡维平)
5.Dr. Xiaoling
Liu, a founding member of CPCA (currently associated as the spouse of Dr. Jimin
He), has recently been appointed as General Manager - Technical with Comalco
Aluminium, the biggest alumina and aluminium producer in Australia. She will have particular responsibility
in Comalco's aluminium smelting business.
This is the so-called level 4 position close to the very top of the
Comalco hierarchy.
She with her
family will move to Comalco's headquarter in Brisbane early in 2001.
Let us congratulate
Xiaoling and wish her all the best in her new position
*********
CPCA会员规模稳步发展
CPCA会员规模在2000年中稳步发展,现共有163位成员,其中包括33位联系会
员。而今年新加入的会员有37位,其中包括6位联系会员。绝大多数会员居住
在维州,有个别会员现居住于其他地区,如香港,新加坡,美国等。
(健民)
===================================================================
【 艺苑 】
芬格尔岩穴序曲 (Fingal's Cave Overtune)
许由
有一些古典音乐作品初次欣赏就能打动你的心灵。对我来说,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马勒的第六交响曲等都是这类作品。这和欣赏中国古诗词类同。在拜读“唐诗三百首”后,我第一次邂逅苏东坡的“大江东去”就被他的“关西大汉”的气魄所倾倒。但是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岩穴”序曲对我却是有着独特的意义。
门德尔松出生于是1809年,他是一位终身得志的音乐家。作品多保持德国音乐的古典传统抒情,典雅而不激奋。如同海顿,门德尔松很适合保守的英国人的口味。他和莫扎特,舒伯特,肖邦一样英年早逝,给后人留下无尽的遗憾。无法想象如果他们多在世几年,音乐宝库里会增添什么样的作品。
我是在一个介绍苏格兰海岸的电视节目里第一次接触到芬格尔岩穴序曲的。峻峭孤寂的苏格兰海岸和门德尔松的音乐一起震撼了我。芬格尔岩穴在苏格兰西海岸赫布里底群岛上。穴底终年为海水掩盖,穴周岩柱群立。海水徘徊时产生悦耳音响,波浪咆哮时岩穴发出巨响。1829年,17岁的门德尔松去赫布里底旅游。芬格尔岩穴激发了他的音乐灵感。当时主题就在他心里构思而成,而后他在英国和意大利期间完成了这部序曲。1832年此曲在伦敦首演即轰动成功。
序曲一开始就由大中提琴和管乐器展示了第一主题:
象是海浪往复拍击岩壁,同时启示了海岸的宽广和荒芜的大自然。海浪终年往来,逝者如斯。任何人类的足迹变得多么渺小。从这一主题,序曲过渡到一个简短的插曲:
这一插句更加深了海岸和岛屿的孤寂,荒远和无尽水天的气氛。从这里,序曲由大提琴和巴松管奏出既优美又深沉的第二主题:
这似乎是阳光普照的海岸。或是你在环视峭壁,俯视岩石,感慨自然的力量和时空的深奥,又像是回首人生,追寻往事,在海岸边面壁省身。
忽然,大海开始怒涛,海浪冲击岩壁,像是乌云压顶,雷电并发。音乐声中似有千军万马奔来。先前平静的海岸被愤怒所吞没。但是风暴一会就消失。第一主题又重现,引出一段不长的重现部。序曲终结时,第一主题渐慢地消失,仿佛把听众从海岸带到另一个世界里。
在英国期间,我有幸去威尔士南海岸- Dorset。那里是托马斯.哈代的家乡。Dorset 有着崎峭的海
岸和众多岩穴。从碧绿的山峦引伸到陡峭的岩壁,在那里凹凸的陆地和喧闹的大海结合,谱现出独特的景致。面对接天大海,背起伏山峦,我能听到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岩穴序曲在呼唤。别致的风景和这部序曲激发了我的兴致。在游后我写下三首临江仙词:
1 .绿壑青峦赴沧海,晚风凭处松涛。
灵槎数点入层霄。此心谁与共,天地自妖娆。
乡忧洗尽鲜霞里,忘机肯待明朝?
帛书好对浮云抛,志诺随山水,庄蝶最逍遥。
2. 春似有情随意到,故园一样江山。
英雄本色等闲看,横流沧海去,环宇水天衔。
多少登楼年少赋,当时意气凭栏。
韶光磨尽斗牛前。有诗佐神韵,无酒酹流丹。
3. 山色未喑人羁旅,暮礁危立沙鸥。
阳光唱罢待回头。波心扶晚照,紫练系孤舟。
歌赋何须觅新曲,登临最遂神游。
东君莫卜遇来秋。一从心明镜,世事少淹留。
从英国到澳洲,住居总是滨海。有时我很庆幸得知门德尔松的这首序曲,让我对海岸有一种向往,联想和共鸣。我籍此向大家推荐从曲。
********************
感怀九首
山人
鸿雁千翼
十载相思两地情,
山盟全凭鸿雁牵。
当年幸无英特网,
留得心迹百万言。
相知百年
秦晋已结十年整,
曾经晴天与雨天。
百世前缘今生续,
相知相扶到百年。
家居小景
欣看幼儿满园欢,
树下秋千笑声扬。
锄草浇水也都会,
骑车跑步踢球忙。
卧看南穹
卧看繁星缀南穹,
婆娑树影舞寒风。
雁叫长空声声厉,
前尘烟雨山万重。
神州北望
半生漂泊为哪般,
梦魂常念是家山。
惭未一砖献乡梓,
神州北望最牵肠。
扁舟且待
亚洲美洲而澳洲,
齿动发白稻梁谋。
散发扁舟待来日,
红尘再炼五十秋。
无限有限
年少时光乐无边,
盼穿新衣盼过年。
不觉一过三十后,
刹那无限变有限。
失亲永痛
一失父母成永痛,
哭断肝肠唤不回。
生我养我恩如海,
廿年牵挂竟成灰。
一句弥陀
思亲忆亲常有梦,
五更梦醒泪和涕。
人天永隔何相慰,
一句弥陀念到底。
2000.11
澳洲
**********
CPCA 2000 知识大赛侧记
李健民
澳华专业俱乐部,
九月卅日聚一堂。
踊跃争先为哪般,
知识大赛不肯让。
吕滨张悦来主持,
群情热烈三冬暖。
守义明飞等八人,
夺冠拿奖乐一团。
震家福平等三人,
人少知识可不少。
勇战群雄不示弱,
屈居亚军亦堪豪。
赵明李浩等四人,
三分之差得铜牌。
共有十桌参赛者,
男女老少齐开怀。
2000.11
**********
CPCA 中华文化日散记
吕滨
CPCA於7月29日在Monash
Uniting Church 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 “中华文化日”活动 。除了传统的 CPCA食品大赛和棋类比赛之外,还有书法,绘画及工艺品展示。当日参加活动
的约有近百名 CPCA会员及其家属与亲友。
“吃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历来就占有重要一席。我们这次的食品大赛委实与活动主题十分贴切。据一般性了解,在近四十份参赛食品中,绝大多数是各家女主人的手艺。这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贤妻良母”- 那值得称颂与骄傲的一面(以CPCA小群体,足见中华民族
之全貌-如有不同见解,欢迎讨论)。比赛分“花色”(外表美)与“美味”(内在美)二项,第一 项在进餐前进行,第二项自然就只能等到共进晚餐之后。所有在场的成年人都参与了评判,当时众人们那副认真的架式,的确不逊色於国际食品大赛的评判员。第一轮下来,张玲的“双色巧克力草莓”位居榜首,夏克农姐夫的“花雕盐水鸡”紧跟着列第二。此外,榜上有名的还有:刘秀珍的“日本寿司”,戎戈的“滥竽充数(1)”及金宪的“俄罗斯蛋白糕”。那些诱人食欲的佳肴,在第一轮评判时的确煎熬了不少馋客,“幸亏”组织者们严密“监视”着。值得颂道的是,所有的参与者在“鸭米”(Yummy)之后,依旧没有忘却烹调者的功绩,“如实”地“汇报”了所品尝的结果。于是就有了如下“美味”食品名单:
张玲以她的“米粉肉 ”再夺桂冠,齐捧双奖,在场的朋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一点不亚於女明星双抱“百花”和“金鸡”的风采;詹隽旎的“翠红冰蹄”与韩奕“豉油蚬子”并列第二;李雄的“糖炒排叉”与肖武的“素什锦”并列第三。看来,在“美味”项目中,竞争激烈,水平旗鼓相当,难得出现这“并列”又“并列”。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戎戈的“滥竽充数”菜名的确标新立异,不知这是否有朱立幕后策划者的功劳。想来朱先生真有口福,他“内人”随便拿两盘“滥竽充数”都能得奖,殊不知他平日里在家品尝的美味佳肴是多么地让众弟兄羡慕不已。其实,要阿Q一点的话,还当劝劝朱弟兄在近不惑之年,别忘了减肥的重要性和难度……
“中华文化”除了吃之外,书法与国画也很具特色。要论作品数目,赵老先生(赵明父亲)的书法作品最多。那些工整有力的笔墨,无不蕴藏着赵老先生纯熟的“太极”功底。在国画方面,韩奕父亲的几副作品及马义兵刚从国内带来两副“名画”,都给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在CPCA的会员中,字画方面的作品显得“稀少”,唯有詹隽旎的行书填补了这项“空白”,那些“生龙活虎”的字体,足见刘夫人的女将风采。最具特色的还有郑智捷的“电脑版画系列”,他利用自身开发的图象分析软件,通过对原始照片的定性处理,形成看似木刻版画的新科技作品(“天堂鸟花”及“丛林鸟语”),这倒是以点代面地体现了CPCA这些精英们的聪明才智。
与会员作品“稀少”成显著对比的是,会员的子女们的作品却是“百花齐放”,他们有:骆迎,孙哲,钟颖嫣,夏竟寒,夏梦童,Kevin Liu,Melissa Liu ,舒德明之子,及David Lu。
“文化日”收场的“节目”是由刘燕薇引领的Ling Dancing,这很“巧妙”地体现了我们 这帮龙的子孙溶入澳洲主流文化的深刻内涵。好一个“ CPCA 中华文化日”,但愿下次能
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热烈的场面……
(肖华输入)
==================================================================
【 笑话 】
离婚习俗
日本:如果丈夫认为妻子睡觉姿势不好看,就可以提出离婚申请。
意大利:妻子不干家务或不爱干家务,丈夫便可以提出离婚出请。
阿富汗:如果女方提出离婚,那么她再嫁人时,她的再婚丈夫要付给前夫两倍当年婚礼费用;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女方重新嫁人时,新郎丈夫则要和数偿还前夫与妻子当年的婚礼费用。
英国:夫妻双方只有一方可以提出离婚,如果双方都提出离婚, 则不准离婚。
黎巴嫩:在传统的家庭中,女人出门前先要征得丈夫的同意。如果有朝一日不想要妻子,
待妻子出门前征求他的意见时,他只需说「快去,别回家了」,便由此宣告离婚。
多哥:男女双方感情破裂,便到当地部门申请,并各自请管理人员将头发剃去一半,将剃下来的头发互相交换。
萨尔瓦多:夫妻感情一破裂,可到当地管理处申请登记,然后购买一头牛,宰杀后请双方亲戚朋友前来聚餐一顿。餐毕,夫妻双方面面相觎,并各自打对方十记嘴巴,美其名曰:记住最后的痛苦,这样就宣布离了婚。
厄瓜多尔:夫妻反目离婚,各方绝食三天。到第四天早晨,到该地一位长老处接受「检验」是否真的有气无力,如果是真的,分手便成定局;如果是假的,长老则下令:永远不准离婚。
傻女婿
从前有个傻女婿。
有一天他岳父要来拜访,父亲刚好要出远门,不放心,所以就开导他一下;如果你岳父问你:"这些院子的牛马是怎麽照顾的,长得这麽好。" 你就说:"小小畜牲何必介意!"
如果他问你:"家中事业是谁在管理的?" 你就说:"小婿无能父亲掌管!"
如果问起墙上那幅画,就说:"这是唐伯虎名画。"
老子叫他复述了一遍,才放心离开。
岳父来了,一见他就问: "你父亲呢?" 答道: "小小畜牲何必介意!!"
他岳父一听,心想不对,又问: "那我女儿呢?" 答道: "小婿无能,父亲掌管。"
他岳父一听,大为生气,便喝叱道: "你说的是什麽话?" 他一听高兴了,很自信的说: "这是唐伯虎名画!!"
照镜子
从前有一个商人,外出购货回家,顺便买回一面镜子,准备送给他的妻子。
他回到家后,急着上厕所,把镜子往桌上一放就离开了。他妻子从未见过镜子,一看到桌子上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就好奇地拿起来。往里一看,里边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她一下子就哭起来:?这个没良心的东西,结婚才两年,就找了小老婆回来。?
她哭哭啼啼地拿着镜子去找她妈,她妈接过镜子往里一看,见里面是个老太婆,便安慰起女儿来:?好孩子,不要哭,他不会找一个老大婆当小老婆的。?
女儿的爸爸听说了这件事,也拿起镜子往里看,一看里边是个老头儿,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是找个老头儿管账,和你们有什么关系??
两材并一材
从前有一个秀才喜欢舞文弄墨
一天它看见有一位老农夫手里拿着一个大篮一个小篮,便说:
「大篮也是篮,小篮也是篮,小篮放在大篮里,两篮并一篮。」
老农夫听见了不知如何应对,此时,有一个出殡的队伍来了,老农夫便说:
「秀才也是才,棺材也是材,秀才放在棺材里,两材并一材」
明年同岁
杂货商新添了一个女儿。一天,朋友来给他的小千金说媒,讲明对方只比女孩大一岁。
商人与妻子私下商量这门亲事,他说:?女儿刚满周岁,而那男孩已经两岁了,比女儿大了一倍。等到女儿二十岁出嫁时,他该有四十岁了。我们怎能忍心让闺女嫁给这么一个老头子呢??
他的妻子笑了笑说:?你真够笨的!现在我们的女儿一岁,明年她不就同那个男孩同岁了吗??
==================================================================
【 生活 】
偶尔小病“也有福”- 现代生活一侧面浅析
吕 滨
曾听过一位当医生的朋友说,偶尔有病发发烧,也有助於体内某些病菌的“歼灭”
作用,不失为有益之处。这是从生物医学角度来观察问题。然而,本文的着墨点不
在此(说实在,我这“外行”也道不出什么真谛来),我想谈的只是自己前不久因得
流感而引发的对现代生活一侧面的感受。
不知各位朋友是否与我有相同或相近的感受。现代的“文明”社会留给忙碌的
"Bread
Maker"自由思维的空间或时间,实在是少得可怜。当然,这指的不是像澳洲
这样的自由社会在约束着人们的自由思想。我想强调的是忙碌的现代人“无暇”去
自由思想。平日里,除了工作之外,家庭事务,孩子学习占了相当的“八小时之外
”,再加上电视,电脑,电话这些现代“玩艺儿”,连夜里上床休息也难以保证准
时准点。到了周末,采购,为子女服务的“Family Taxi Driver”,再加访亲拜友
与“派对”(party),恐怕整个周末的安排也是满满的。就连有人曾认定的“只有
在洗手间的那段时间,才完完全全属于你自己”的自由空间与时间,近年来也被时
刻陪伴你的Mobile Phone所充填的。试问:难道就没有任何时候留给人们自由宁静地思想?有
!只有当人们有“正当”理由不管工作不理家事的时候。
今年,墨尔本乃至澳洲盛发流感,且势头挺猛。我曾为自己“不幸”涌入这流感
之列而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而不快。可就在有一天发烧不退时,下班后吃完饭便
即刻就寝。虽说四肢发软,但并未“烧”瞢了头脑,无明显的睡意,当下的意境
,让我感受到了“自由思想”这一现代生活的乐园......
难道不是吗?偶尔小病“也有福”。愿忙忙碌碌的现代社会的人们都能给自己留
下一个自由思想的空间或时间。让你的心灵也能“呼吸”自然......
(肖华输入)
***********
不是亲人 胜似亲人
澳洲专业华人俱乐部(简称CPCA)是在93年由几位在澳洲定居的中国学者发起组织的一个非政治、非盈利的群众团体。现在的一百多位会员出生在中国不同的省、市,来自中、英、美、日、澳等不同的国家。现都就职于墨尔本的一些大学、科研所和各类公司。俱乐部有自己的季刊-----<彩虹>,他们除了在中国及澳洲的一些传统节日里,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型活动外,还有定期的双月聚会,其内容包括专业讲座、信息交流及文化娱乐等。在全体会员的热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几位理事把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很有凝聚力。在俱乐部里,你会感到大家庭的温暖和情同手足的友谊。一位来自上海的访问学者,在墨尔本访问了两个月后赞叹地说:“墨尔本的中国学子,不但在学术上是出类拔萃的,他们还是一个我所见到的欧、美各国的中国留学生中最团结、最相互关心的团体。”下面我将用亲眼所见的感人事例,来为这一高度的评价作证:
我的儿子、儿媳、孙子是91年从英国到墨尔本来定居的。他们是CPCA各项活动的积极参加者。特别是儿媳,她具有中国妇女的优良品德,尤以待人热诚、善解人意而赢得朋友们的尊敬与好评。她温柔、体贴,结婚二十年来,一直全身心地支持丈夫的学习和工作;她慈祥、耐心,把孩子培养成品学兼优的高材生;她贤惠、孝顺,照顾我就像对待亲妈一样;她勤劳、能干,把家中收拾得几明窗亮,院里花红草绿;她心地善良,就是在病重期间,教友们在集体为她祈福,但她却在默默地祈求上帝把家中所有的灾难都降临到她一个人的身上,而保佑丈夫和儿子的平安;她处处关心别人,给人无私的帮助,朋友们都说:她是一位可亲、可敬、可以信赖的好大姐。一
位中国老人追忆说:我对她的印象好极了,就是在国内,也很少见过这样好的年轻人。
就是这么一位人见人夸的好人在龙年3月初被确诊患有“多发性骨髓癌”。CPCA的朋友们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都非常震惊,也十分惋惜。冷静下来后大家就想到要为她做点什么实事,并帮助我们一家人渡过这个难关。于是,一个个感人的行动开始了。
朋友们都知道:过去,儿子全身心地忙于教学、科研,全部家务是由儿媳一人承担的,现在儿媳住院化疗,父子俩吃饭都成了问题。于是大家纷纷送来做好的菜肴,以致冰箱里都放不下了;以后就改为打电话要他们开车去取刚出锅的热菜。一直到我5月份来墨尔本以后,还经常有朋友为儿媳送来煨好的鸭汤、烧好的鱼、蒸好的肉以及各种馅的饺子。
儿媳平常性情温顺,轻言细语,但她在对待癌症的冷静态度,和克服化疗中所受痛苦的顽强精神,受到大家包括护士们的敬佩和称赞。但在她8月份得知自己经过四次化疗,体内还有80%的癌细胞时,我第一次看到她流泪了。从这时开始,CPCA的朋友们在她以后生命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为了她的需要,大家都全力以赴。
化疗的失败,使她感到生存的无望,对她的打击很大。此刻最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安慰。朋友们就纷纷到医院看望,送去的鲜花,床头柜上早已放不下了,只好顺着墙跟放在地上;有些教徒几次成群地来到病房带她这个不是教徒的病人,到医院小教堂里做祷告,一米八高的男士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为她祈福,令她十分感动。朋友们的关心与鼓励,给了她继续与癌症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她又重新振作起来,在家里栽花剪枝,扫地抹桌,有时还唱卡拉OK,哼电视歌曲;住院后也继续做健身操,练气功,密切与医生合作,默默地忍受着肉体上极大的痛苦。当我去医院看她时问她:怎么身上几处都连着管子?她倒笑着回答:”我成了机器人”。当时她左肺积水,嘴里又加上人工呼吸器的软管,头也肿大了。去看她的朋友,难过得背转身去流泪,而她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也没有流露出烦躁与不安的神情。
化疗无效,医生决定采取移植她弟弟骨髓的办法。但移植前还必须先再做一次大剂量的化疗,以使她骨髓里的癌细胞减少到最低程度。化疗药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极大的摧残了她的肌体,以致她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抵抗力急剧下降,先后引起了多种并发症。因此,她被从单人病房转送到有电脑监测,全天24小时有专职护士守护的特殊护理病房。医院离我们住处约有20公里远,我的儿子从此开始每天早上带着午餐去病房陪伴,常常是深夜才回家吃晚饭。最初是个别知情的朋友自发地为他送去晚餐,后来CPCA的朋友们考虑到他半年多来为妻子的病焦虑、忧愁、疲倦、精神压力太大,就发起在自愿报名的前题下,由专人统一安排时间,每天轮流送饭,还陪他聊天,排犹,解愁。这一措施,有效的缓解了我儿子身心的痛苦。
在儿媳病重的十几天里,许多朋友非常关心,希望及时地了解到她的病情和现状,就纷纷到医院看望或打电话询问。俱乐部的理事长夫妇担心去的人太多,带去病菌引起感染的机会更大,也为了减轻我们回答询问的压力,他俩就以我儿媳的名字命名,建立了一个电脑网上名册,把平时比较熟悉的朋友们的电子邮件地址加进去,然后,由每天送饭去的朋友,把了解到儿媳的有关新情况,发到CPCA的网上来,从而满足了大家及时掌握情况和保持联系的要求。
她的病不仅受到CPCA朋友们的密切关注,还牵动了他们的老人和孩子的心。在她病重期间,有些孩子托父母带来慰问卡,送来传真信;一位15岁的姑娘,买来七色彩纸,赶折了六百六十六只象征吉祥的千纸鹤,要把同样多的祝福和平安,一起送给她所爱的阿姨;在她病危的那天,一位朋友的70多岁老母,整天坐守在医院里,含着眼泪等候着她转危为安的消息.....。病房的一位护士说: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还很少见到一个病人,会有这么多的朋友来看望,送卡、献花!她哪里知道:这些都是凝聚在CPCA这个大集体里的中国学子啊!
我的儿媳终因小脑出血而去世了。在她弥留之际,CPCA的理事们和几十位朋友都整天守在医院的休息室里,陪伴着我们全家渡过那回天无力、悲痛欲绝的时刻,直到最后,分批到病房与遗体作无言的告别。此情、此景,催人泪下,令人难忘。
儿媳的后事,又是CPCA的朋友们帮助组织料理的。他们多次开会,商讨有关追悼会的程序、布置、拍照、摄像、投影,联系殡葬公司,选定墓地......。他们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分头进行准备。追悼会那天有近200人参加,在通往墓地的大路上,有近百辆轿车排成长龙。
儿媳是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去世的。细心的朋友们估计到我们不可能在第二天去市场采购下周的食品,于是,整筐的水果,整盒的鸡蛋、罐头、卤菜,新鲜蔬菜、炒好的盘菜、包好的饺子、蒸好的包子......,又源源不断地送到我们的家中来。为了帮助我的儿子排忧,一些朋友们在工余或双休日,邀他去打太极拳、玩扑克牌,或是到家里来陪他聊天。有位朋友还带领全家人,把自己的生日蛋糕,拿到我们家来分享......。总之,他们用心良苦,关怀备至。
我的儿子、儿媳,都是一个普通公民,但从儿媳开始生病到去世的全过程中,每一个关键时刻,都受到CPCA的组织和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包括经济上的捐助。他们群策群力,大家都主动地出主意、想办法,他们是那么认真地、不懈地做着自己所能做的事情。这种情同手足的真诚友谊,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简直难以置信。难怪儿媳生前不止一次地说:“我们在这里没有亲戚,但CPCA的朋友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真是胜似亲人”。而当我对这些朋友们致谢时,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在外面,朋友间,应该的。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崇高的情怀!多么团结的集体啊!我从CPCA这些海外游子的身上,看到了我们中国人的优良品质。他们吃的是洋面包,但依然有一颗火热的中国心!
我羡慕CPCA的每一位成员,也庆幸儿子一家是这个和睦集体的成员。
我衷心地祝愿CPCA这个团结的群体青春常驻!祝愿她的成员:好人一生平安!
周老太
二OOO年十二月于 墨尔本
**********
太极动态
相信大家都还记得去年春节晚会上那精彩的文艺节目,更不会忘记赵明的父亲为我们表演的健身养性的国粹---太极拳。表演完了,我曾问赵明,是否可请老父为CPCA会员办一个太极班。老赵先生慨然应允,赵明出面召集,于是CPCA太极班(一期)就正式开班了。
赵老先生年过七旬,但身板结实,行动敏捷,走路的架势富有弹性。说实话,比年富力强的赵明更显得精神(赵明,冒犯了!)后在学拳过程中得知,赵老先生每日练拳,已逾二十八春秋,可见功力。
首期太极班有学员十二名,其中付红英因诊断为骨癌,无奈退出,其余坚持每星期天跟赵老师学拳。经过三个多月学习,大家初步掌握了二十四式太极拳。其间赵老师教拳认真热情,备课仔细,编写习拳要领,还为有需要的朋友开小灶。二十四式教完后赵老师又教授了四十二式太极拳。四十二式太极拳的动作较复杂,难度更大。但
李爱武,孙志安,张平何先生夫妇,还有笔者,学拳兴趣浓,热情高,拼力坚持,出差拉课后回来积极补课。经几个月苦练,终于在老师回国前,胜利拿下42号高地。
老师教拳时每星期天提着录音机前来上课。老师走后我们仍坚持练拳,录音机该由
李爱武提来。她小女儿问道:“妈妈,你当老师了?”妈妈不解:“没有哇?”“那你为什么提录音机呀?”童言天真,逗得大家捧腹。可告大家的是,尽管老师暂时不在,但坚持练拳仍大有人在。每星期天早九点到十点在Glen Waverley 的Wilson
Rd 与Jordan Gr 交界处的小公园内为太极班习拳处,各位朋友,何不来此一试拳脚?
孙守义
(Sandra 输入)
==================================================================
【 知识 】
笔答题 (10 questions)
(满分为 36 分)
1. 5 points
2. 6 points
3. 4 points
4. 3 points
5. 5 points
6. 3 points
7. 5 points
8. 5 points
1。(5 points)
将下列<<水浒>>英雄的绰号与名字配对。每配对一个得一分,错误不扣分。
(1) 鼓上蚤
(2) 拼命三郎
(3) 花和尚
(4) 浪里白条
(5) 智多星
(6) 黑旋风
A。张顺( )
B。鲁智深( )
C。吴用( )
D。李逵( )
E。石秀( )
F。时迁( )
2。(6 points)
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有所谓<<金陵十二钗正册>>描写了十二个有特色的人物。
请圈出在<<正册>>里名字来,每选对一个得0.5分,一般错误不扣分,严重错误扣1分。
宝钗,宝玉,袭人,黛玉,晴雯,湘莲,元春,探春,香菱, 雨村, 湘云,平儿,
宝蟾, 妙玉,鸳鸯, 迎春,贾蓉,紫鹃, 玉菡,惜春,熙凤,岫烟,贾珍,巧姐,
李纨, 可卿。
3。(4 points)
将下列古代名/神医的名字与其事迹/著作配对。每配对一个得一分,错误不扣分。
(1) <<本草纲目>>
(2) 为“关云长刮骨疗毒”
(3) <<伤寒论>>
(4) 发明“病入膏肓”的说法
A。扁鹊( )
B。张仲景( )
C。李时珍( )
D。华佗( )
4。(3 points)
“文革”时期, “四人帮”“文艺理论”的核心是所谓的“三突出”的原则,请写出“三突出”的原则。
每答对一个得一分,错误不扣分。
(1) 在___________中突出_______________;
(2) 在___________中突出_______________;
(3) 在___________中突出_______________。
5。(5 points)
清末民初,国父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族共和”的口号中包括了哪五个民族?
每答对一个得一分,错误不扣分。
6. (3 points)
When did Australia host its first
Olympic Games? Where?
How many gold medals did
Australia win at that Olympic Games
7. (5 points)
中国的五岳是指哪五座山?
(1 point for
each correct answer, -0.5 for each wrong answer)
8. (5 points)
请写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五个。
(1 point for each correct answer)
***************
问 题
1。2000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是________________
2。2008年奥运会通过第一轮选拔的五个竞办城市(说出三个)
3。维多利亚省的反对党领袖是:______
4。在INTERNET术语中,HTTP、URL和WWW各自的全名是什么?
5。罗密欧与朱丽叶各姓什么?
6。1975年澳洲总理Gough Witlam 被总督解职。当时的总督是谁?反对党
领袖是谁?(说出一个即可)
7。“baker's dozen" 是多少?
8。今年八月俄罗斯一艘核潜艇在Barents海沉没,艇上108人全部丧生。这艘核潜艇叫什么名字?
9。列出澳洲下列各奥运队的名字:(a)男足;(b)女足;(c)男子曲棍球;(d)女子曲棍球
(例:男篮队名是Boomers). (说出一个即可)
10。今年联邦政府决定降低与联合国一机构的合作程度,除非该机构进行改革。这是哪个机构?
11。“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是那部作品的最后一句话?是谁说的?
12。"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Happy
families are all alike; every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是哪部作品的第一句话?该作品的作者是谁?
13。今年9月11到13日,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在那个城市举行?
抗议游行的组织者的组织名称是什么?
14。艾丽丝漫游历险记(Alice in Wonderland)的作者是谁?
15。请列出三出莎士比亚的剧目。
16。东缔汶运动员以独立身份参加悉尼奥运会。在此之前还有哪国的运动员以这个身份参赛?
17。奥运会现代五项全能包括哪些运动项目?
18。根据圣经,谁是耶稣的头两个门徒?在此之前他们以什么为业?
19。澳大利亚第一届国会在哪个城市举行?
20。一位澳大利亚总理因游泳而丧生。他叫什么名字?此事发生在那年?
21. 在澳洲注册一个政党,至少要有多少名党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满足这一条件?
22。原ONE NATION领导人David Oldfield和David Etridge最近又在准备成立哪两个新的政党?(说出一个即可)
23。请选出中国历史上三皇和五帝的名字:
(can only
choose 3 from first group and 5 from second group,
gets 5 points
if at least 5 chosen are correct)
三皇:盘古,燧人,女娲,共工,伏曦,神农, 蚩尤。
五帝:
黄帝,汉武帝,唐太宗,尧,禹,宋太祖,汤, 舜,成吉思汗,帝喾,颛顼, 炎帝。
24。请写/说出“春秋五伯(霸)”的名字:对一个得一分,错误不扣分
25。请写/说出“战国七雄”的名字中的五个: 对一个得一分,错误不扣分.
26。1885年清朝冯子材将军大战法军的镇南关,现在叫做什么名字?
27。明朝哪位皇帝定都北京? (说出两个得五分,说错一个扣 2 分)
28。“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出自哪一位古代有为皇帝之口?
29。清朝哪位皇帝从郑成功的后代手中收复了台湾,恢复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统治权?
30。三国时代,赤壁之战中,行苦肉计,诈降曹操,火烧战船,立下奇功的是谁?
31。中国历史上自谁谁开始皇帝的称号?
===================================================================
【 信 息 】
CPCA代表参加上海市都市人才国际化论坛
应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教育组刘疆领事的邀请,CPCA会员戴黎明和赵明参加了上海市人事局于2000年10月20至23日举办的“新世纪上海人才国际化论坛暨高新技术项目交流会”。
本次论坛暨交流会邀请了100名来自西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8个国家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员(其中93%具有博士学位〕。参加会议的代表中既有在政府及教育科研部门工作的高级人才,也有在海外再次下海创办公司的创业者。澳大利亚有8人应邀参加,其中墨尔本3人,悉尼3人,堪培拉和阿的雷德各1人。
与会代表以自己在各个领域工作的经历及留学海外多年的切身体验,向上海市人事局及参加会议的国内单位代表提出了多项见解和建议,包括人才资源开发、人才国际化、人才竞争、人才流动和智力引进等。
来自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分子科学研究所的戴黎明博士在大会交流上发了言。他建议国内的科学研究不可急于求成,应按照国际科研惯例行事,并努力避免“近亲繁殖”。戴博士在发言中介绍了澳大利亚专业华人俱乐部(www.vicnet.net.au/~cpca)多年来在促进澳中之间科技交流、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工作。
澳大利亚IDEAS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赵明博士介绍了他们利用因特网高技术,建立以海外为基地的促进与中国的人才交流与技术合作方面所做的尝试(www.AusChinaLink.com)。
本次会议同时举办了高新技术项目交流会,并安排了去上海市几个高科技开发区的实地考察。与会代表在项目交流会上与上海对口单位洽谈科技项目,了解上海市当前的政策,了解各开发区的特点和特长。目前上海市对海外留学人员在沪办厂经商提供了极为优惠的条件。凡外商可以享有的优惠条件,留学人员均可以享受;而当国内企业可以享有的条件优于外商时,留学人员则可以享受国内条件。
本次会议对增进上海市政府及各有关企业部门与海外留学人员之间的进一步相互了解,促进上海都市人才国际化,引进国外智力及先进技术,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会议交流及会外的参观访问,与会代表与上海有关部门建立了多方面的联系。这些联系将会帮助他们更好的为国服务,为中国的人才国际化做出贡献。
赵明